
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ies
4008871095
bairuomeng@126.com
区域分布/ Area distributio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温助锡城成功“拦藻” 今夏太湖水源地无蓝藻分布
2013-08-30 来源:百睿德同传网
昨日记者从水利部门获悉,今年锡城经历了持续高温天气,而由于气温持续高于太湖蓝藻繁殖所适宜的温度,抑制了太湖蓝藻的大面积繁殖,太湖水源地附近水域基本无蓝藻分布,确保了供水安全和太湖安全度夏。
蓝藻打捞量超去年总量
据介绍,由于今年太湖蓝藻在4月就出现,因此蓝藻打捞工作提早开展。从4月10日开始,水利部门每天对太湖西岸大浦港—竺山湖段、梅梁湖及贡湖段进行巡查,并对太湖水源地、调水通道及主要出入湖河流水量水质进行监测,密切关注水情、藻情和湖泛发生情况。
近年来,我市依托科技,形成了“科学化监测、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治藻技术路线和运行机制,因此蓝藻打捞能力大幅增强。根据水利部门的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8月28日,全市累计打捞106万吨蓝藻、4.7万吨水草,其中蓝藻打捞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打捞量。
另外,随着黄泥田港藻水分离站和渔港蓝藻堆场处置工程主体部分相继投运,大大提升了全市蓝藻打捞、处理的能力。其中,黄泥田港藻水分离站处理能力为3300吨藻浆/天;渔港蓝藻堆场处置工程处理能力为1000吨藻浆(陈藻)/天,加上处理能力为1000吨藻浆/天的车载移动式处理设施,彻底消除了露天堆场,有效减少了二次污染,完善了全市蓝藻处理体系,十八湾区域的蓝藻发白发臭现象明显好于往年。
高温缓解蓝藻繁殖速度
以往夏季高温季节,正是太湖蓝藻大面积繁殖阶段。水利部门有关人士介绍,由于蓝藻适宜的繁殖温度在25摄氏度上下,而今年无锡持续37、38摄氏度的高温,湖面水温也在30摄氏度以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太湖蓝藻大规模的繁殖,蓝藻发生的情况好于往年。
随着去年“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的运用投入,目前我市实现了太湖水文、蓝藻和湖泛监测预警与管理的智能感知、智能调度和智能管理。同时加大了巡查力度,创新了巡查技术,改进监测方法,有效提升蓝藻、湖泛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的能力水平,确保时间发现,时间处置。
全市还加大了对饮用水源地、贡湖湾沿线、十八湾沿线、风景旅游区等重要水域、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的蓝藻打捞,确保蓝藻时间打捞。正是由于蓝藻打捞效率和处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蓝藻发生频次和生长数量明显少于往年的情况下,今年以来打捞的蓝藻数量却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这部分打捞出水的蓝藻及时得到处理和处置,经过分离、脱水之后用作沼气发电和有机肥生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变废为宝”。